【第1眼原创】前三季度产值近25亿!“没劲儿”的电池在这里变废为宝
如何让“没劲儿”的电池重获新生?市供销合作社传来好消息,其旗下的重庆市再生资源集团绿色经济产业园已成功构建起新能源汽车回收利用的闭环体系。今年前三季度,该园区已实现产值接近25亿元。
走进产业园的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排从报废公交车上拆卸下来的废旧电池。工人们正忙碌在操作台上,细致地拆解这些电池。
重庆三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张萍表示,电池容量达到原来设计总容量80%以下的时候,就达到了“退役”标准。但是每个电池由不同模组、多个电芯组成,其中有一部分电芯是好的,可以进行梯次利用。
拆解完成后,这些电芯需要经过电容、电阻、电流等一系列严格的、全生命周期的检测。其中,符合标准的电芯会根据客户需求,被重新组装成农用车、观光车等所需的电池,并在通过检测后重新投入使用。
据了解,该园区原本是一个再生塑料生产加工基地。自2021年起,根据全市制造业的发展布局,园区开始转型升级,陆续引进报废汽车拆解、电池梯次利用等企业,致力于打造集报废汽车拆解、废旧电池梯次利用、废塑料加工利用、废旧金属再利用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整体回收利用产业链”。目前,已有18家企业入驻园区。
重庆瑞供报废汽车拆解有限公司综合部负责人熊俊杰告诉第1眼新闻记者,拆解后的金属可以交由废钢厂进行冶炼,变成汽车的其他零部件,拆解之后的废旧塑料,经过加工可以变成汽车的其他零部件以及塑料制品。
重庆市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思瑾表示,接下来将完善平台经营要素,加快引进一批有业务、有技术的下游企业,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板块,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